“剪標”“大牌尾貨”“骨折價”……一家擁有數百萬粉絲的網上商店以這些名義通過直播銷售商品。商店里許多知名品牌的商品都以超低的價格出售,每次在線觀看直播的人數達到1萬人。然而,這家商店背后隱藏著一些技巧。
警方調查發(fā)現,涉案店鋪制造假售假,在直播中還通過各種語言愚弄消費者:“都是飛艇,我用假貨這么麻煩?”“你明白這種心情嗎?”……售假手段環(huán)環(huán)相扣
商家打著“尾貨”“尾單”名字博人眼球
實際上是制假售假團伙
這家叫“淡紫淡青外貿品牌店”網店在店鋪介紹頁面上寫著“專業(yè),注重質量,堅持性價比”,不會直接注明商品的品牌名稱,而是用一些隱晦的代號來展示。
帶貨團隊聲稱,他們銷售的商品都是大品牌的尾貨和尾單,質量和正品沒什么區(qū)別,但價格要低很多,吸引了很多人的目光。但警方了解到,他們店里賣的商品都是假貨,外套是正品。
警方對涉案網店進行了調查,發(fā)現實際經營者是一名名叫田的男子。經調查,調查人員不僅查明了涉案團伙的基本結構,還查明了除倉庫外的多個窩點。2021年6月,山東菏澤警方抓獲田某等30余名犯罪嫌疑人,查獲假冒品牌服裝30余萬件。調查人員沿線進行調查,鎖定了上游犯罪團伙。
田某等人銷售假窩點的規(guī)模震驚了辦案人員,倉庫查獲的假貨甚至涉及國內外幾十個知名品牌。
環(huán)環(huán)相扣!
警方揭露了直播間的假揭露手段
那么,田某是如何模仿正品服裝的呢?
■先買正品服裝,再退貨
據田說,他通常會關注一些品牌服裝旗艦店,每當有流行的新產品發(fā)布時,他都會第一次購買這些產品。通過對正品服裝的測量和調整,田和其他人可以在一天內定制仿制品。之后,他們將購買假面料、標簽和輔助材料,盡快生產大量假冒產品。
調查人員了解到,田等人會考慮正品的材質、款式、顏色等方面,使他們生產的假貨具有較高的相似性。此外,在生產完樣品后,他們將通過無理由退款的方式將正品退回商家。
■吸引大量粉絲關注伺機詐騙
警方注意到,涉案商店在社交網站上擁有數百萬粉絲,該賬戶不僅經常顯示一些服裝廣告圖片,還發(fā)布直播時間和內容,以吸引粉絲的注意。田等人使用公共賬戶,社交平臺排水,慢慢培養(yǎng)更多粉絲的關注,直播室?guī)缀趺看味寄芪龜等f人觀看。
■以“尾單”以假亂真的名義吸引顧客下單
涉案直播間的服裝價格低廉,按常理會引起人們的懷疑,但田某等人使用的商品是正品廠家“原單”“尾單”等待原因,打消大家的疑慮。
雖然田和其他人聲稱他們從各種品牌的OEM工廠購買商品,但事實上,經過警方的調查,這種說法只是他們偽裝假貨更現實的借口,同時掩蓋他們的假貨和銷售行為。此外,田和其他人也會切斷或阻止品牌商標以逃避打擊。
■如果客戶投訴,用語言搪塞
雖然田和其他人模仿的假貨很混亂,但一些客戶在收到實物后會提出一些問題,如投訴褪色、縮水等。在發(fā)現這種情況后,售后人員會找到更專業(yè)的詞來回復消費者:“你從網上買的價格很低,因為這是底貨的一部分,質量會有一些瑕疵?!?/p>
如果你真的不能愚弄它,團伙成員會直接為客戶退款,以免因為投訴而影響他們的假冒銷售業(yè)務。大多數消費者很容易接受,因為他們的衣服價格不高,覺得沒有必要再投訴了。
田某等人被利益沖昏頭腦,選擇了制假售假,還采取了不少措施,還采取了不少措施“非常手段”掩蓋自己的犯罪行為,最終都要承擔法律責任。
網絡并非法外之地
經營網店,直播帶貨要遵守法律法規(guī)
同時提醒消費者
通過正規(guī)渠道購買商品
對于“骨折價”賣噱頭
一定要小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