琉璃和玻璃有什么不同?
這件事,可以從制作工藝角度闡述,也可以從制品特性方面區(qū)分,還可以從考古學視角討論。
現(xiàn)代考古學,將“琉璃”一并納入“玻璃”的范疇來考察。
國外沒有“琉璃”的說法,大概不錯。因為,“琉璃”,的確是一個歷史久遠的中國概念。當然,這里面也許有漢語譯名的因素。
關于“琉璃”,最早的文獻記載是西漢桓寬的《鹽鐵論》。
其曰:“夫中國一端之縵,得匈奴累金之物,而損敵國之用。是以羸驢馲駝,銜尾入塞,驒騱騵馬,盡為我畜;鼲貂狐貉、采旃文罽,充于內府,而璧玉、珊瑚、瑠璃,咸為國之寶。是則外國之物內流,而利不外泄也。異物內流則國用饒,利不外泄則民用給矣。”
當時,“瑠璃”被視為國寶。學者認為,“瑠璃”即“琉璃”,是《漢書》中所說“璧流離”的“省稱”。
當代有學者說,“璧流離”,與佛教文獻中的“吠琉璃”、“吠琉璃耶”、“毘瑠璃”等,皆源于梵語。指克什米爾地區(qū)所產(chǎn)藍晶石、青金石為原料的制品。
漢代之前,上推至戰(zhàn)國時期,還有“璆(qiu)琳”、“瑯玕”、“陸離”等說法,學者們認為,皆亦是指“琉璃”。
“琉璃”的概念,傳播頗久且含義模糊。比如唐宋時,“琉璃”也指“釉陶器”,“琉璃瓦”即是。
概括古代對于“琉璃”的理解,主要包括三個方面——一是自然寶玉;二是指玻璃;三是指釉彩。
上世紀20年代,中國開展田野考古后,不斷發(fā)現(xiàn)玻璃制品。當時的人們,不相信元明之前中國會有玻璃,以致把玻璃殘片看做是后人混入的物品,不僅不報道,甚至扔掉了。
改變從上世紀70年代逐漸開始,但在考古報道中,不少仍然沿襲清代的說法,稱之為“料器”;或者稱其為“琉璃”。
南北朝時期,出現(xiàn)了“頗黎”一詞。
《梁四公記》載:“扶南大船從西天竺國來。賣碧頗黎鏡,面廣一尺五寸,重四十斤,內外皎潔。置五色物于其上,向明視之,不見其質。問其價,約錢百萬貫。文帝令有司算之,傾庫府當之不足。”
段成式在《酉陽雜記》中,以為“頗黎”乃“千歲冰所化也”。
唐代以后,古籍中始有“玻璃”一詞。
但當時的人們,以“玻璃”稱進口制品,以“琉璃”稱國內的物什。
顏師古是那時的大儒,他認為,“琉璃”是天然所成,人工的為“假琉璃”——這個“真假琉璃說”,有很大的影響力。
南宋大學者程大昌,在他的《演繁露》里,系統(tǒng)反駁了顏師古的“真假琉璃說”。指出,追溯到《穆天子傳》,一切古代的“琉璃”,皆為“石鑄”,而非自然生成。他說,進口的“玻璃”也是“琉璃”,只是,國產(chǎn)“琉璃”色澤光鮮但不耐寒暑,進口“琉璃”淳樸黯淡但能經(jīng)住驟冷驟熱。
宋以后,國內使用“玻璃”稱呼各種制品逐漸增多。
中國至少在東周時期的古墓中,已發(fā)現(xiàn)玻璃制品。
1928年之后的數(shù)年間,洛陽孟津村東周古墓群大量出土文物外流。其中有一批玻璃珠、嵌玻璃珠銅鏡和帶鉤,經(jīng)外國傳教士之手流向國外。經(jīng)成分分析發(fā)現(xiàn),漢代寄之前的中國玻璃制品,含氧化鋇和氧化鉛,與西方的鈉鈣玻璃系統(tǒng)有很大區(qū)別。
現(xiàn)在,國內外皆認為,中國最早的玻璃產(chǎn)生于戰(zhàn)國時期或稍早。
戰(zhàn)國墓葬中出土的玻璃器中,以“蜻蜓眼”玻璃珠最多,幾乎遍布全國。湖南、安徽、福建、陜西等地,還出土了一些“玻璃璧”。湖南不少小型墓葬中亦有玻璃器出土,可知當時的“士”和“庶人”階層能以這些器物隨葬。
漢代出土的玻璃器物,已經(jīng)體積變大,種類增加,而且有國外輸入的玻璃制品同時存在。
已發(fā)現(xiàn)的三國和魏晉南北朝時期的玻璃制品,多為國外輸入。
出土的隋代玻璃制品,目前最多。僅西安李靜訓墓中,即出土各種不同玻璃制品20余件。
唐代玻璃制品使用范圍擴大,形制各異。從中可以看到,其中一些是在中國傳統(tǒng)工藝基礎上發(fā)展起來的。出土的玻璃制品中,有不少具有中亞西亞特征。
宋代,除自產(chǎn)玻璃制品有所增多外,國外輸入制品和種類也大量增加。
元明清時期,中國出現(xiàn)了三個玻璃生產(chǎn)中心——廣州、山東顏神鎮(zhèn)和北京朝廷之中。
中國“玻璃界”權威、著名科學家干福熹先生,在他的《中國古代玻璃技術發(fā)展史》中,概括了中國古代玻璃發(fā)展從玻璃成分演變角度劃分的五個階段:
——從春秋到戰(zhàn)國前期(約公元前800-前400年)的鉀鈣玻璃系統(tǒng);
——從戰(zhàn)國到東漢(約公元前400-約公元200年)的鉛鋇玻璃系統(tǒng)和鉀玻璃系統(tǒng);
——從東漢到唐代(約公元200-約700年)的高鉛玻璃系統(tǒng);
——從唐代到元代(約公元600-約1200年)的鉀鉛玻璃系統(tǒng);
——從元代到清代(約公元1200-1900年)的鉀鈣玻璃系統(tǒng)。
琉璃和玻璃有什么不同?
只要不是天然石料加工而成;只要不是釉彩陶器。如果原料基本相同,工藝基本相同,只是形狀和透明度和色彩上有區(qū)別,那么,琉璃和玻璃,就沒有本質區(qū)別,而只是大類中的不同種類而已。
“琉璃”,現(xiàn)在更多的應該是一種古代流傳下來俗稱。